本網訊(謝碧靜報道)日前,作為四川省重點民營企業和中國知名的民營企業之一—四川禾嘉集團舉行四十周年慶典,就6位曾經支持禾嘉集團成長的友人、恩人頒發了特別感謝獎。
經過40年的發展,禾嘉集團已成為一個集高壓閥門、汽車零部件相關的機械制造、家居建材、高科技農業、食品加工、礦產資源開發、外經外貿等產業于一體的多元化、跨行業和跨地區的實業集團。
回首這段創業元年往事,夏朝嘉最深的感觸依然是感謝改革開放。他說沒有改革開放,沒有國家好的政策,也就沒有機會遇到這么多幫助支持禾嘉成長的社會各界的朋友,他們中有技術精英,不惜放棄原企業的優厚待遇為當年的街道生產組做技術總監,解決了企業最初的設計能力,為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一躍而為市級印刷行業先鋒發揮了較大作用。在當年的精印廠需要資金發展技改的節骨眼上,又是建行的一位科長慧眼識珠,給與了寶貴的無抵押信任貸款,及時解決企業急需的發展資金。一位制藥廠供銷科長,因認可當年夏朝嘉的三十二字方針,把找上門來訂貨,使成都市精印包裝廠獲得第一筆最 大的產品訂單,企業步入快速發展之路。有遠在北京的記者,從結識當年的夏朝嘉開始,一直參與全國首屆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的考察與宣傳報道工作,長期關注企業的發展,成為了禾嘉幾十年最忠實的建言獻策的朋友。禾嘉收購中汽成配公司后,中汽成配只是一個二級零配件加工企業,一位遠道而來的貴人機緣巧合見識了夏朝嘉的魄力和對市場的把握,使之積極推薦中汽成配公司進入上海通用汽車的供應商采購鏈,禾嘉也因此成功進入主機市場,躋身行業翹楚……改革開放的大好時光,正是由這些點點滴滴的故事催生,由這些友人、恩人的幫助與扶持寫就,讓夏朝嘉和他的禾嘉集團走上了創業發展的康莊大道。為此,禾嘉集團就發展歷程中6位具有代表性人物頒發了特別感謝獎。禾嘉人心存感恩,懂得感恩,在感恩中學會做人做事,在感恩中成就了一種企業文化和發展智慧的支點。
汪曉靈獲獎理由:成都市精印包裝廠美術設計師、現四川中國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在企業創業的過程中,放棄原企業的優厚待遇,毅然決然選擇到企業工作,系第一個進入成都市精印包裝廠工作的資深設計師,起到了引進人才的示范作用,為企業設計和開發彩印產品,為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發揮了較大作用。
劉百汶獲獎理由:原中國青年雜志社記者,參與了全國首屆十大優秀青年企業家的考察與宣傳報道工作,長期關注企業的發展。
李玲儀獲獎理由:原建設銀行成都市支行信貸科科長,在企業創業的初始階段,對企業給與極大幫助,在企業無資產抵押的情況下,及時解決企業急需的發展資金。
臧道青獲獎理由: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質量總監,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對企業給與關心、幫助,協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問題,積極推薦中汽成配公司進入上海通用汽車的供應商采購鏈,成為上海通用汽車公司的零部件供應商。
吳啟煜獲獎理由:原阿壩制藥廠供銷科科長,在企業創業的初始階段,給與企業較大的支持與幫助,使成都市精印包裝廠獲得第一筆最 大的產品訂單,企業步入快速發展之路。
康東平獲獎理由:四川省絲綢進出口公司包裝科科長在企業創業的初始階段,將該公司絲綢出口產品包裝業務交給企業,使企業的生產經營上了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