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根據夏朝嘉主席在集團公司2015年中工作會議上提出的“新常態、新起點、新征程”的發展思路,為切實做好企業的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工作,經集團公司董事會研究之后,2015年8月7日,四川禾嘉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產業轉型創新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
該領導小組由夏朝嘉、夏葦倩、郁容娟、毛竸、吳建林、宋浩、劉謨林、高建國、樊平、江玲、付大民、林牧民、董建仲以及石本秀等十四位公司高層以及各控股公司負責人組成。
禾嘉集團36年的發展,一直處于國家經濟發展的快車道上,成配、成保、飛球等等,都是曾經的行業排頭兵,無論是產品、市場技術標準都頂到了天花板,大家已經習慣了過去的經驗、技能、產品與市場,這就是常態。
如果常態被定義為工業2.0生產時代,新常態就是當今最新定義的“工業4.0”生產時代。這個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以生產高度數字化、網絡化、機器自組織為標志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它將是繼蒸汽機的應用、規模化生產和電子信息技術等三次工業革命后,人類即將迎來的以信息物理系統(CPS)為基礎,打通所有生產環節的數據壁壘,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新常態的實現取決于對于傳統的轉型與升級的程度。對于有36年發展歷史,以制造業為主業的禾嘉集團來說,面臨新常態意味著必須正視過去成功的前提條件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這一事實,傳統企業經營困境的沖擊與新常態的挑戰。全球化競爭形勢在發生著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巨變,其根本在于經營模式由傳統的垂直整合過渡到了虛擬整合、隨時變革的顛覆性創造模式;由此企業需要從經營模式到資源模式到生產模式等方面,改變舊有的傳統思維,過渡到新常態思維中去。
從禾嘉集團各企業經營來看,在原材料漲價、勞動力價格快速攀升、環境保護等新的生產形勢下,企業贏利空間被大大擠壓,面對日益飽和的市場,產品優勢正在逐步失去。
同時,因為市場復雜性大大增加,顧客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那么新的市場在哪里?新的市場在腦中,在手里,只能通過創造方能出現。新常態下,企業要從創造供給到創造需求,需求在哪里,在顧客那里,在不斷的滿足用戶所思所想所需的同時,呈現出來新的產品,從而創造新的市場。
一個平庸的企業是創造供給,而優秀的企業是創造需求;一個平庸的企業是跟著客戶走,而一個優秀的企業是引導客戶走。新常態下,企業要變創造供給到創造需求,要從生產產品到創新產品,要從跟隨市場到引導市場,最后達到創造新的市場。
因而新常態下企業要轉型,首先是每一位管理者要轉型,要具備自己嶄新的思路和價值觀,面對新生事物要有敏銳的嗅覺,善于學習,與時俱進,不斷的接受新鮮事物,成為一個新常態下的優秀管理者。只有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后,方能帶動團隊為企業創造新的價值。在新常態下,要向新技術新思維要人才要團隊,管理思路要從關注制造標準轉向關注創新能力,從關注生產擴張到關注技術研發,從關注市場營銷到關注市場創新,向互聯網+要管理新模式。
因此,轉型發展是推動禾嘉再次起飛的必由之路。領導小組,就是身先士卒推動企業轉型的一支生力軍。小組由主席親自帶隊,各部門及投資公司負責人作為第一批組員,強大的陣容足以說明集團對轉型升級的高度重視。小組的成立,旨在從理論上探索出能符合禾嘉自身特點的改革思路,從實踐中總結出能順應“工業4.0”生產時代的創新方案,讓禾嘉“只爭第一,永爭第一”的口號不斷傳承,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高舉大旗,完成企業繼往開來,基業長青的偉大使命。
據悉,產轉組成立之后,會根據學習“新常態、新起點、新征程”活動的總體部署和階段性要求,制訂集團公司系統學習“新常態、新起點、新征程”活動實施意見和工作計劃;其次要負責了解、掌握、調控好集團公司系統學習“新常態、新起點、新征程”的進度,對各階段的工作提出建議;負責審定下級部門學習“新常態、新起點、新征程”活動工作方案和階段性計劃;第三,安排、協調各級領導和員工有關學習“新常態、新起點、新征程”的各類活動;第四,做好學習活動宣傳報道的組織協調工作,在公司BBS上開辟學習活動專欄,及時更新宣傳內容;第五,建立健全學習活動的各項工作制度,做好辦公室內部日常管理工作,起草各類總結和局領導講話稿,做好臺帳工作;第六,收集和聽取學習報告,研究解決問題,提出工作指導意見,及時總結推廣經驗。第七,做好調查和總結,及時向夏主席匯報學習進度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