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李婷婷報道)芊村道廠長張敏,帶領團隊十年堅守,創新芊村道發展新方向,他帶領的團隊通過成立快餐品牌,走上了向商膳發展新市場之路,通過10年的付出,將當一個虧損企業帶上了行業發展快車道。
2008年,年僅28歲的張敏來到芊村道,迎面經歷巨大的市場考驗,隨著快餐食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芊村道起初的方便食品顯然已經不能立足于市場了,由于體制和機制的原因,企業陷入了沒有錢發工資、沒有錢購買原材料、沒有錢交納水電費、沒有錢交納銀行利息、沒有錢繳納“三金”的“五無”境地。盡管公司也進行過多次深化企業內部的改革,企業仍然無法從根本上走出困境,這個時候張廠長仿佛突如其來的下定了一個決策——成立快餐品牌,走向商膳發展道路,這一下,他帶領員工開始走新路,一走就是八、九年,改變了芊村道的命運。至此,芊村道快餐通過張廠長的帶領迎來一個新的未來。
芊村道所有員工提起張廠長無不豎起大拇指,敬佩他不但敢于管理,而且善于管理。09年芊村道產量連續下降,公司處于低谷改革時期,他提出了抓生產管理首先要計劃性管理,有客戶就不怕生產量不起來。他帶領一支團隊,憑借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從寫字樓到學校,甚至是街邊,從最初的一個客戶都沒有到藍水灣中學日平均量1000份后逐漸穩定的客戶。沒錢買米他就組織員工集體湊錢買米。沒人送餐,即使是在炎熱的夏天他也親自充當送餐員,擠在狹小的送餐車里,任憑汗水浸濕了衣服,從來不會聽他抱怨一句。
在抓好產品生產的同時,張敏還十分注意與車間主任、調度人員一般人的溝通與交流,通過交流及時發現一些潛在的問題、鼓舞士氣。他常說人氣是其它管理工作的先決條件,沒有旺盛的人氣,其它一切工作都將十分困難。他還常告誡車間生產車間主任、調度一級管理人員,生產車間任務完成的好壞,直接反應了車間兩級管理人員水平的高低,只有不斷通過學習,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生產管理需要,他是這樣督促別人的,也是這樣要求自己的,以身作則。在生產現場,哪里有問題,哪里需要協調,他的身影就會出現在哪里,為了生產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查原因、找對策,為了第二天的工作做得更好,他經常工作到很晚。為了提高車間的生產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他認真學習準時生產管理,借鑒于其他同行業優秀的管理模式及經驗,運用到我們自身的生產管理中,芊村道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一位“好管家”,幾年來芊村道一步一個臺階,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日月如梭,斗轉星移,芊村道在張廠長的帶領下經歷了第一個十年,現在的芊村道已然不在是一個如同襁褓里的嬰兒一樣弱小,它變得更強大。不變的是信念,張敏始終相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在他的指揮下,芊村道的生產管理生產管理雖然千頭萬緒,但是井井有條、井然有序。他兢兢業業努力向前的精神,鼓舞了每一位干部職工,他是所有管理人員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