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曾小舸報道)12月5日,四川禾嘉高新技術研究院申報的發明專利“壓差驅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成功榮獲美國發明專利授權。
圖 | 由美國商務部和美國專利商標局發布的準許授權通知
該項專利是具有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非能動梭式結構智能控制技術”系列發明之一。該系統可以依靠系統自身能量實現非能動控制的應急切斷,是重大事故、自然災害、信息戰、實彈戰爭突發管道爆破時外接動力源、信號、執行機構失效時的應急保護裝置。該裝置可以避免無法控制點的燃爆不止波及全網、全線崩潰,把爆破的損失縮小到最小分支或最小管段,而不至于大面積的關閉長線總閘、停全網、關閉全廠等帶來的次生災難。該技術因“及時反應、及時切斷、及時阻止”的特點,被業內稱為管道爆破流體宣泄的及時終結者。是國家發展戰略的前沿技術。
四川禾嘉高新技術研究院形成了以院長曾祥煒為學術帶頭人的非能動控制技術研究團隊。曾祥煒院長本人曾獲中、美、歐洲、PCT等多國數十項發明專利權,研發的產品在多個重要工程應用,前瞻性地在國際上建立起非能動梭式結構智能控制系統及其專利保護網絡。研究院本次最新獲得的美國發明專利“壓差驅動管道爆破應急阻斷系統”,在不需改變管網結構,僅在過程控制關鍵節點經計算設點,嵌入保護裝置,便能實現結構智能應急切斷系統。是油、氣、水、供熱、危險化學品和核電、航空航天等重要領域安全運轉的保護神。
據悉,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報告稱,“中國制造”在前沿領域創新持續加快,一大批成果填補了國際空白,并“重塑”全球價值鏈條和產業格局。美國專利申請要求非常嚴格,中國企業被授予美國專利,本身就體現世界了對中國創新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曾祥煒院長表示:在非能動智能控制領域,我們研究院全體成員不懈努力,實現了延伸和升華這個中國人獨創的系統, 奠定和確保我國壓力管道非能動結構智能控制技術優勢和長期持續引領的地位。未來,我們研究院將會不斷精進非能動控制專業,把握時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引領這一新興產業的應用研發新境界。